原文链接:http://www.xxsb.com/content/2020-12/18/content_131028.html
信息时报讯(见习记者 张漫 记者 马泽望 通讯员 祈福)74岁郭爷爷患有气胸很受折磨,辗转3家医院治疗却不见痊愈,遂放弃求医。家属无奈之下将他转入祈福医院颐养,没想到入院2周后就把病治好了。
74岁老烟民患气胸,辗转3家医院不愈
郭爷爷是位老烟民,虽然10年前就查出慢阻肺,但仍坚持每天两三包烟。今年8月,郭爷爷出现胸闷咳嗽、咳痰、气促等症状,夜间几乎无法正常入睡。
经检查,发现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右侧自发性气胸,医生实行了胸腔闭式引流术,通过引流管将胸腔气体引流出来。然而,引流后,郭爷爷一咳嗽、说话,水封瓶就呼噜噜冒气,复查胸片气胸一直存在,郭爷爷整个人更加苍白、虚弱不堪。之后又相继转了两家三甲医院住院治疗,效果均不佳。
如此迁延了近3个月,病情愈发严重。每日挂着引流管和水封瓶躺在病床上,令他缺氧、焦虑、痛苦不堪:“不治了,求你们带我出院吧。”
换个医院度余生,却把病治好了
经过漫长的治疗,家属也已感到绝望,但回家是不实际的,不如找个环境、服务好的医院颐养,于是家属便找到祈福医院:“只希望他最后的日子舒适些”。
11月初,74岁的郭爷爷被家人用轮椅推着来到祈福医院呼吸内科,身上挂着引流管和水封瓶,家人满脸愁容:“怕是不行了。”
祈福医院呼吸内科主任陈小容、副主任黄笑娟与主治医师蓝秋丽接诊了郭爷爷,经检查发现郭爷爷确实患了气胸,但气胸并非疑难杂症,通常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就能治好,为何郭爷爷久治不愈?
陈小容仔细斟酌CT图像后发现,问题可能是胸腔闭式引流管太硬、与肺组织接触得“太亲密了”。她马上安排更换了稍软的、合适的引流管,同时调整了位置,让引流管与肺部的接触面更少一些,并加用双支扩张剂吸入加强平喘、减轻气道阻塞、止咳化痰。
换管后,郭爷爷气促、胸闷憋气症状明显缓解,2周后,复查胸部CT大爷胸腔内气体消失,肺复张良好,已经被引流管和水封瓶束缚了100天的郭大爷终于解脱了,并经观察无恙后出院回家。
本以为只能挂着引流管、水封瓶躺在病床上度过余生,如今却又能吃能走回家过幸福日子了。
预防气胸关键:避免吸烟
陈小容指出,气胸会让患者呼吸困难并感到胸部疼痛,如果没有及时对症治疗,严重时有可能危及生命。那么如何预防气胸呢?陈小容给出了以下几点建议:
1. 保持适量运动。剧烈运动及搬运重物可能会导致气胸的发生。但适度的不负重、不剧烈的运动,可以增加肌肉、加强肺部功能和身体素质。
2. 戒烟。吸烟会导致原发性气胸的复发危险性升高,如果已经发现气胸并接受过治疗,一定要注意戒烟,同时远离二手烟。
3. 避免呼吸道感染,避免剧烈咳嗽,积极治疗原发疾病。